工程动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科研大楼落成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 2019-01-23


历时4年多建设、由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博士捐资建设的生命科学科研大楼(现命名为吕志和楼)于20181121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该楼将正式投入使用。值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生科楼的落成,为百廿北大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更为北京大学大生命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硬件设施上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生命科学科研大楼的建设工作由基建工程部全面负责,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方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程自20149月开工,分为生命科学科研大楼工程和生科楼实验室改造工程两个项目进行,工程总体造价约2.5亿。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始终倡导标准化建设贯穿项目全过程,采取了高效有力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理念。本工程荣获结构长城杯金奖,目前正在申请建筑长城杯金奖称号。

结构长城杯金奖奖状
结构长城杯金奖奖杯

生命科研大楼坐落于北京大学燕园校区,临近学校东门,项目占地面积13650㎡,总建筑面积26900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三层,使用性质为综合实验科研楼。地下三层战时为人防区域,平时作为车库使用。地下二层至地上四层为供科研使用的通用实验室以及大型校级公共平台国家凤凰工程、SPF级小动物屏障、细胞间、冷冻电镜、磁共振中心等。其中细胞间32间,冷室4间,实验通风柜54台,实验台939个,动物房内万级洁净间28间,十万级洁净间16间。

生命科学科研大楼专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涉及神经科学、转化医学、定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专业。为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确保各特殊实验室的建设功能达到世界前沿技术水平,在本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使用单位与参建各方认真调研,反复研究,实验室的功能划分及空间布局经历了多轮调整,最终实现了使用者的需求,以目前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

凤凰工程实验室
动物房
细胞间洁净室

项目建筑外立面采用青灰色外墙砖,辅以竖向玻璃幕墙,展现了北大校园建筑的稳重、大方、兼具历史感。建筑的风格和体量与周围建筑协调统一。

生科楼外景图
生科楼外景图

建筑内部空间及平面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既便于联系又互不干涉,充分满足了在校师生科研、行政办公的需要。通过地上、地下面积的合理分配,在保证整体使用面积需求的前提下,将部分功能置于地下,结合庭院与采光天井,使尽量多的地上、地下建筑空间能享受到自然通风采光。

实验区
小型会议室
东侧大门
交流空间
重要的辅助设施

项目室外景观为开放式下沉庭院,将首层建筑下沉,同时通过地形合理设计,将绿化景观、阳光空气缓缓引入。室外景观是以新中式风格呼应建筑形式,以自然式植物配置的造景手法,增添景观层次感及人的参与性,用柔和、温润的曲线塑造出曲径通幽的小道,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生科楼内庭院
生科楼内庭院

截至目前,在这座新落成的生命科学科研大楼中,已经收获了成果。20187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宁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新建成的冷冻电镜平台,解析了DNA复制起始点识别复合物的超高分辨率结构,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最顶级的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Structure of the 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bound to DNA replication origi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结合有复制起点DNAARS305)的酿酒酵母起点识别复合物(ORC3-Å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这是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自2017年秋季正式运行,其产出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ORC-DNA复合物的分子量为400 kD左右,颗粒较小,分辨率可以达到3 Å,表明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的硬件建设已经圆满达成了初步目标。

可以预期的是,在这座新近投入使用的大楼里,北京大学对生命、认知与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将会得到更加巨大的进步,这座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综合科研大平台,将会引领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命科学发展,造福人类。

 

工程建设大事记回顾:

2015517日完成结构底板施工
20151017日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评审
20151125日参建各方参加封顶仪式
20151125日参建各方参加封顶仪式
2016421日完成坡屋面板结构施工
2016710日完成坡屋面琉璃瓦铺贴
2018629日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吕志和夫妇参加揭牌仪式
20181019日质检站竣工验收
20181121日基建工程部组织部内验收及学校职能部门验收
2018124日邱水平书记视察竣工的生命科研大楼
2018124日邱水平书记视察竣工的生命科研大楼

 

 

供稿人:工程建设办公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