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打造全面服务型基建管理团队 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17-11-2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是全方面的,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始终把抓好校园民生、满足师生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提出“优化校园空间布局,推进和谐美丽校园建设”的深化改革目标。
基建管理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大局,以服务校园民生、推进和谐美丽校园建设为根本目标,立足后勤,打造“服务学校发展战略,服务院系师生,服务业务合作伙伴”的全面服务型基建管理团队,将思想理念转化为行动实践,全力推进北京大学美丽校园建设。
一、立足后勤,服务师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校园建设项目较多,学校bbs讨论热点一度为“北京工地大学”,学生最关心、反映最多的就是校园内施工噪声、现场扬尘及夜间施工等问题。基建管理部门直面工程建设给校园师生带来的困扰,化压力为动力,积极面对学生发出的声音,竭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
对于学生反映最为突出的施工噪声、夜间施工问题,基建工程部牵头各部门与学生一起召开座谈会,针对施工过程的工艺要求、施工组织需要,并结合北京市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向学生逐类分析了哪类施工噪声无法避免,哪类施工噪声可以予以控制,哪类施工噪声可以通过降噪减噪措施进行处理。
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保证结构安全,混凝土夜间连续浇筑这类无法避免的噪声,基建工程部联合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严格控制,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减少夜间作业时间;并制定了夜间施工的相关管理规定、管理措施;同时购置了降噪耳塞交由宿管中心帮忙发放,根据不同施工现场情况,协调个别工地安装了隔音棚,经现场测算降噪20%左右。
对师生反映较多的现场扬尘、道路遗洒等问题,基建工程部在制定专项管理规定的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管理进出车辆,对道路遗洒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好覆盖,并安排专人对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工程建设会对校园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也给师生学习生活造成了不便。基建工程部积极沟通,取得师生理解与支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敢于正视矛盾,既不因工程建设而牺牲优美的校园环境,更不因学校师生的不悦而牺牲工程安全与质量。有困难不怕,怕的是不敢面对困难。基建管理部门在保障学校工程建设的同时,尽心竭力奉献更好的校园环境,尽最大心力将对全校师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传承发扬燕园建筑文化,建设和谐美丽校园
林建华校长在北京大学119周年校庆之际的讲话,对校园建设寄予了深厚的情感,他谈到“校园要更美,还要成为能够静心漫步、倾吐心声、消解燥气、潜心研读的文化空间”,林校长更是谈到,“校园也是教育”。校园也是教育,来源于校园之美,因为美,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我们可以不用懂美的理论,我们可以不用攻读美学学位,我们可以不用懂美的逻辑,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建筑之美,之于校园,犹如群星中最璀璨的那颗,“北辰坐镇,七星到位”。
北大校园内的勺园、朗润园、镜春园、蔚秀园,还有西校门、办公楼、图书馆、科学实验楼、体育馆(一馆、二馆)、南北阁、博雅塔和德才均备体健全斋、静园一到六院等,建筑物多用灰筒瓦、红柱身、石造台基、浅黄或白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造型装饰,施以彩画,以中国传统建筑姿态映衬着校园。中国传统建筑选址好、布局合理,充分考虑日照因素,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地制宜,顺应天地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北大校园内仍保留的院式围合建筑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这是值得现代建筑借鉴的。现代建筑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居多,结构布局形式灵活,能实现大空间甚至超大空间,能满足现代人对于不同空间感的需求,这也是传统建筑所不能比的。
目前北京大学还有很多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剪力墙结构、有的是砖混结构,建筑内空间相对狭小、逼仄。基建管理部门近年来,既对文物建筑、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又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
校园内燕园传统建筑的改造,在充分保留燕园建筑原貌的情况下,运用结构托换技术、地下室超挖技术等,改造了建筑内部结构,拓展了建筑内部空间,优化了建筑空间布局,大大提高了原有建筑的功能性、使用性,实现了传统建筑形态和现代设计施工理念的结合。
校园内新增现代建筑,以校园总体规划为依托,以主校园及周边园区为核心,调整优化功能布局,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相融合,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并存,共同推进和谐美丽校园建设。
三、品质校园,你我共建
近年来,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基建管理服务的理念已更多地把老师和学生的体验放在了首位。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的体验,也是生命的体验。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我们的建筑同样表达了如此的愿望,一座座建筑好似北大园子里一个个学者、一个个老师、一个个学生、一个个管理者、一个个服务者,或热情开朗,或冷静理性,或感性,或智慧,或豁达,或纠结,或热爱生,或讴歌死。北京大学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敢于创新、善良有大爱的人们,我们的建筑,可以配得上这样的一群人,配得上这样的校园。建筑,是人所创造,创造的过程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校园师生、设计师、工人、管理者的情感、情怀。建筑看似是不动的,可是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它们的灵魂,每一次我们的来到,每一次我们的离开,我们都在与它们默默交流,它们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伴随着我们。
在方案理念、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的内部空间表达、功能性、实用性、审美体验等方面,基建管理部门听取学校师生不同声音,将学校师生心声溶入设计理念之中。基建工程部在2017年暑期开展了农园餐厅东北角休闲交流区改造工作,为了将老师和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为了使本工程的改造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使用需求,2017年7月18日下午,基建工程部与餐饮中心共同组织,邀请学生会以及校园公益营建社社团的学生代表们,在基建工程部会议室参加农园餐厅休闲区改造设计沟通会,会上听取了不同学生代表们的心声。
我们的建筑可以越来越开放、包容,我们这群人也可以越来越开放、包容。
四、管理是根本,服务为保障
作为学校的基建管理部门,我们是学校花钱大户,合作伙伴口中的“业主”、“东家”。基建工程部不仅仅是服务院系师生,对于业务合作伙伴,我们代表北京大学聘请这些业务伙伴为项目全过程建设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与服务,比如咨询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我们需要转变思想,由管理他们,转变为“管理+服务”他们。在项目参建过程中,我们做到时刻内省是否为施工现场提供了足够的施工条件、技术支持,是否为施工人员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是否为工程建设本身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和合理的工期保障。
对于业务合作伙伴,管理是根本,管理职责是我们在组织中天然被赋予的使命和重任,没有管理的服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服务的管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我们一方面深化管理职责,明确管理目标,一方面服务合作伙伴,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全面共同保障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等管理目标的实现。
知而后行,行而更知。透过岁月,透过设计师的一笔一画,透过工人的一砖一瓦,建筑上一点一滴地镌刻上了踏实、稳重、实干的气息,参与建设的北大基建人身上同样也凝聚了这样踏实、稳重、实干的气质。携手走过一载又一载,北大基建管理工作,如同燕园建筑一样,如此有生命力、如此有朝气,又能如此厚重;如同北大校园一样,如此和谐,如此美丽。
供稿:项睿